直齿锥齿轮进行精锻的工艺日趋成熟,许多厂已能提供质量相当不错的齿轮副了,精锻的直齿锥齿轮副互换性较高,如果热处理质量可靠的话,寿命也能保证符合设计的要求。
螺旋伞齿轮的精锻已有先行者进行探索,小轮的负拨模角始终困绕该项工艺的成熟,如果放开小轮,只论大轮,应该是可以实现的,而在传统的机械加工中,大轮的齿数多,切齿的加工量大,如果仅对大轮采用精锻工艺,而小轮在精锻的大轮热处理后再进行配作精切,应该能实现接触区的可靠调整,达到螺旋锥齿轮副齿面接触的正常要求。
本文试以这种观念对大轮的可锻造性进行拨模角的分析。
图1为一对8:25,中点螺旋角为35度,正交的螺旋锥齿轮副中大轮的齿面斜率分析图。

图中用颜色表示实体的各部分相对于轴线的斜率进行了分析,从颜色的分布上看,大轮凹面的近黄色说明斜率在30度左右,大轮凸面的近绿色说明斜率有可能是正值,从小端向大端看的图可以看到凸面,应该基本是正拨模角。
仔细分析,经测量这个角度在8度左右,满足精锻出模的需要。
以下两图中可以看出,


小轮从小端向大端看,看不到的齿面应该是负拨模角,非工作齿面明显的青色表示出模角为负30度左右,按目前的锻造设备及传统的锻造方法都无法实现精锻工艺,但如果在锻造设备的锤头部分有与下落时关联的旋转运动,出模时锻模能自动实现反向旋转以利出模,那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。